汇丰银行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私人财产规划的报告。他认为,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家庭的财富不断增长,因此对财富管理的需求也在增加。尤其是疫情之下,经济前景依然不明朗,不确定性急剧增加。因此,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士更加关注资产配置、财富传承和健康保障。尤其是:
1.资产配置
面对疫情频发、黑天鹅事件频发,我国高净值人群的财富保值和避险观念不断加深。报告显示,超过72%的高净值人士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资产配置规划,以实现财富保护、财富快速增长、财富持续增长的首要目标。
富裕人士的财富来源多种多样,但82%的受访富裕人士表示他们的财富积累主要依赖于投资收益。其次,57% 的富裕人士的财富来自工资/福利和固定资产的升值。
报告认为,虽然高净值人士对未来资产配置持积极态度,但面对疫情频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地缘政治冲突,高净值人士对资产配置持相对悲观态度。受访高净值人士表示,未来一年将逐步减少对银行理财和储蓄现金产品等稳定资产配置的投资;因此,他们将增加对医疗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风险等保障产品的投资。
2.财富传承
继承是所有家庭的义务。对于高净值人士来说,传承不仅仅是财富的传承,更是教育、精神内涵、亲情等无形资产的传承。
遗产继承方面,超过50%的高净值人士有继承计划,1-3年内会考虑继承。从地域分布来看,上海和北京的高净值人群传承感更强,分别占该地区受访高净值人群的66%和63%。
男性和女性对于继承的看法也会不同,女性会考虑得更长远一些。从继承的那一刻起,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男性主要考虑孩子成年(35%)和结婚(34%)时的继承,而女性主要考虑孩子出生时的继承。孩子(23%) )。 成人(36%) 和已婚(24%);从个人角度来看,男性多在退休时考虑继承(49%),而女性多在中年考虑(44%)。
财富传承有多种方式,但保险公司、银行和律师事务所是主要选择。这主要是由于遗产内容和结构的复杂性,以及税收和税收筹划和合规性的复杂性,机构制定的遗产规划往往更加专业和可靠。
3.健康保障
健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有钱人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 “预防胜于治疗”是很多人推崇的理念,这也是为什么健康时的日常保养成为很多人的首要任务。
在日常预防阶段,购买力高的人通常会通过定期体检和提供保险来保障自己的健康。 35%的高净值人群每年在日常保健上的花费超过5万元。他们的日常保健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主要是自律的生活方式(56%)、运动(54%)、保险提供(52%)、体检(49%)和营养补充(47%)。同时,超过75%的富人每六个月至少进行一次身体检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长期持续监测和测试。
在疾病的重症期,通过积极治疗和早期干预,重大重大疾病平均5年生存率可达60%。因此,面对大病,我们既要理性对待,同时也要做好必要的准备,以防万一。面对大病,购买力高的人更喜欢三级医院,但专家预约难是痛点,这也是66%的高购买力人通过配置提供的绿色服务通行证实现门诊出院的原因通过重疾险。
疾病的恢复阶段。 83%的高净值人士存在痛点,主要是追问效率低(23%)、排长队(20%)、网点少(19%)、专家专业度不够(19%)、检查效率低程序(19%)。
考虑到大病的风险,如何为大病的治疗分配正确、充足的医疗费用,也就是直接费用,很多时候它们只占总费用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间接费用,主要包括家庭开支和个人收入损失、长期护理费用等的影响。
因此。高净值人士未来投保重疾险表现出积极意愿。近53%的高净值人群拥有100万元以上的保险金额。在设置重疾险时,高净值人士更关注大品牌;在服务方面,他们关心理赔流程的便捷性和售后保障;在产品方面,他们注重赔偿比例和赔偿条款/范围。
结论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种资产配置工具应运而生。在此前提下,广义的财富规划将不再局限于资产配置和投资管理,而必须依靠科技的强大作用,在家庭、健康和财富之间形成动态平衡,通过财富管理实现财富。
这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好人生规划,了解自己的人生阶段和相应的整体财富目标;
第二,管理主动和被动收入;
第三,动态平衡主动收入、被动收入和生活需要;
四是每年根据最新变化,采用国际收支、主动投资、风险管理、动态平衡四种方式,实现健康管理和资产配置;
五是充分利用短期稳健型基金管理、中长期稳健型基金管理、风险投资管理、疾病保障管理和生命支持管理,实现前期目标。
购买会员须知:
可以免费下载学习整站 975,038.281 GB 学习资源,非常超值!
自助开通VIP会员,请点击快速注册